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永本法師以禪門典故勉眾
2023-07-22
「如何做一個禪者?」佛光山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7月21日禮請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講「禪門典故-禪者的心境」,法師從禪門典故來敘述一個禪者的心境與觀念,教導與會及在YouTube同步聆聽3000位信眾,如何學習禪者的風範與修持。
永本法師首先從達摩祖師到中國與梁武帝相遇展開禪門的歴史脈絡,中間歷經到五祖都是修四禪八定,以《楞伽經》為主,也稱「如來禪」。從六祖慧能開始以《金剛經》修持,着重心性上的體悟、觀照內心,與中國文化較相應,所以又稱「祖師禪」,以五家七宗傳承,各宗因宗風不同各有特色。
永本法師以禪者的特質、如何生活、面對生死、修持與風範等面相來說明禪者的基本條件,也鼓勵大家,修行者要做菩薩也要做自己的禪師。初期禪修首重收攝六根,常常觀照自己內心,在道場做義工是最好的學習機會,任何環境都是我們修持的道場,慈悲要由自己開始。
談到禪者的特質?永本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教導「侮辱不以為恥、卑屈不以為賤、艱難不以為苦、恩寵不以為榮、迫害不以為意、度衆不以為煩」來說明禪者的特質,更以大師在宜蘭弘法組織歌詠隊遇到考驗,但為了弘法只做「應該做的事」,教導大家學習大師的菩薩精神。
永本法師談到,在生死道上,不分僧俗,只論功夫,每個人面對煩惱,在於有多少智慧可以解決煩惱?真正的禪者,是從心性上下功夫,從實踐中看功夫,因為學習不在時間長短,而在能夠實踐。面對外境,能用佛法來解決,心中有歡喜心、有別人,就能有善因好緣,進而讓佛法生活化、生活佛法化。
永本法師說明,真正有修為的禪者面對生死來去自如,性空普庵、僧肇、破山海明與可宣禪師等禪師也是如此。妙峰禪師打掃淨房選在夜深人靜,只怕打擾別人;宏智正覺禪師化緣供養僧眾等,皆是禪者慈心悲願的展現。
永本法師期許大家依照佛陀與祖師的智慧來修持,並以虛雲老和尚的一句話「百尺竿頭須進步,十方世界現全身」,與大家共勉。
講座前普門合唱團以音聲供眾,講座後舉辦簽書會,與會大眾法喜充滿。
永本法師首先從達摩祖師到中國與梁武帝相遇展開禪門的歴史脈絡,中間歷經到五祖都是修四禪八定,以《楞伽經》為主,也稱「如來禪」。從六祖慧能開始以《金剛經》修持,着重心性上的體悟、觀照內心,與中國文化較相應,所以又稱「祖師禪」,以五家七宗傳承,各宗因宗風不同各有特色。
永本法師以禪者的特質、如何生活、面對生死、修持與風範等面相來說明禪者的基本條件,也鼓勵大家,修行者要做菩薩也要做自己的禪師。初期禪修首重收攝六根,常常觀照自己內心,在道場做義工是最好的學習機會,任何環境都是我們修持的道場,慈悲要由自己開始。
談到禪者的特質?永本法師引用星雲大師教導「侮辱不以為恥、卑屈不以為賤、艱難不以為苦、恩寵不以為榮、迫害不以為意、度衆不以為煩」來說明禪者的特質,更以大師在宜蘭弘法組織歌詠隊遇到考驗,但為了弘法只做「應該做的事」,教導大家學習大師的菩薩精神。
永本法師談到,在生死道上,不分僧俗,只論功夫,每個人面對煩惱,在於有多少智慧可以解決煩惱?真正的禪者,是從心性上下功夫,從實踐中看功夫,因為學習不在時間長短,而在能夠實踐。面對外境,能用佛法來解決,心中有歡喜心、有別人,就能有善因好緣,進而讓佛法生活化、生活佛法化。
永本法師說明,真正有修為的禪者面對生死來去自如,性空普庵、僧肇、破山海明與可宣禪師等禪師也是如此。妙峰禪師打掃淨房選在夜深人靜,只怕打擾別人;宏智正覺禪師化緣供養僧眾等,皆是禪者慈心悲願的展現。
永本法師期許大家依照佛陀與祖師的智慧來修持,並以虛雲老和尚的一句話「百尺竿頭須進步,十方世界現全身」,與大家共勉。
講座前普門合唱團以音聲供眾,講座後舉辦簽書會,與會大眾法喜充滿。
最新消息
馬口禪淨中心慶中秋 歡喜傳承中華文化
2025-10-02台北道場贈物資 北市12區社福中心受惠
2025-10-02瑞典佛光人贈《365日》 Mariestad酒店旅人獲心靈智慧
2025-10-02黎昇銘佛曲專輯發行 音樂會捐作建寺基金
2025-10-02頤康長者中心 參訪多倫多佛光山
2025-10-02南華大學永續發展系列講座 推動全民實踐淨零綠生活
2025-10-02紐約道場第二屆「愛心捐血」 以熱血實踐三好四給
2025-10-02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師與禪詩6-3
2025-10-02〔寶島采風〕沃野平原覆綠蔭 萬舟雲集酪農情
2025-10-01宿霧跨宗教運動舉辦「國際和平日感恩聯誼」
2025-10-01
相
關
消
息